发布日期:2022-10-31
实施日期:2023-02-01
主编部门:中国煤炭建设协会
主编单位:中煤第一建设有限公司(地址:河北省邯郸市丛台东路52号,邮政编码:056022)
主要起草人:
出版社:中国计划出版社
标准书号:155182·0970
出版时间:2022-12-01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总则、术语、施工准备、立井井筒普通法施工、立井井筒特殊法施工、立井井筒的延深和恢复、斜井与平硐施工、巷道施工、暗井和硐室施工、辅助工作、绿色施工等。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井巷工程的施工。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15〕274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总则、术语、施工准备、立井井筒普通法施工、立井井筒特殊法施工、立井井筒的延深和恢复、斜井与平硐施工、巷道施工、暗井和硐室施工、辅助工作、绿色施工等。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
1.修改了井筒检查孔完成时间,修订了立井井筒检查孔布置技术要求,规定了井筒检查孔数量,增加了斜井、平硐检查孔布置和数量技术要求;
2.增加了立井井筒锁口施工一节;
3.修改了立井使用溜灰管输送混凝土规定;
4.修改了立井冻结法施工水文观测孔设计与施工技术要求;
5.立井冻结法施工开挖具备条件中,增加了温度观测孔温度及冻结壁形成时间的规定;
6.补充了掘进工作面应超前探放水的情况,增加了"三专两探"规定,增加了井下安装钻机探放水前应完成的准备工作的规定;
7.删除了吊罐法施工暗井;
8.新增了建井期间混合提升罐笼和箕斗运行规定;
9.新增了临时改绞井下措施煤仓布置要求;
10.将第11章作业环境及职业危害控制改为绿色施工。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煤第一建设有限公司(地址:河北省邯郸市丛台东路52号,邮政编码:056022)
本标准参编单位:中煤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平煤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肥城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省矿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省工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煤业化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西山金信建筑有限公司
山东润鲁建筑材料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兖州集团济三煤矿
唐山开滦建设集团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陈耀文 刘 敏 瞿 武 单益新
张祥彤 吕志江 吕广同 刘培年
代东生 马贵纯 李新勇 郭永富
孙银河 刘治强 李艮桥 臧培刚
贾振刚 左 龙 王鹏越 宋培章
贾六亿 付万贵 赵怀东 阚文涛
宋旭斌 裴继承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张胜利 蒲耀年 袁兆宽 陆鹏举
卢相忠 金 鑫 白凤忠 胡忠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2022年 第173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煤矿井巷工程施工标准》的公告
现批准《煤矿井巷工程施工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 50511-2022,自2023年2月1日起实施。原国家标准《煤矿井巷工程施工规范》(GB 50511-2010)同时废止。
本标准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www.mohurd.gov.cn)公开,并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22年10月31日
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前言
1 总则
2 术语
3 施工准备
3.1 一般规定
3.2 井筒检查孔及巷道地质预测
3.3 施工准备的技术原则
4 立井井筒普通法施工
4.1 一般规定
4.2 锁口施工
4.3 冲积层施工
4.4 基岩掘进
4.5 永久支护
4.6 井筒穿过特殊地层的施工
5 立井井筒特殊法施工
5.1 一般规定
5.2 冻结法施工
5.3 钻井法施工
5.4 井筒注浆
6 立井井筒的延深和恢复
6.1 一般规定
6.2 保护措施
6.3 自上向下延深井筒
6.4 自下向上延深井筒
6.5 井筒恢复
7 斜井与平硐施工
7.1 一般规定
7.2 冲积层施工
7.3 基岩施工
8 巷道施工
8.1 一般规定
8.2 巷道掘进
8.3 巷道支护
8.4 探、放水
8.5 铺轨工程
8.6 安全构筑物及附属工程
9 暗井和硐室施工
9.1 一般规定
9.2 暗井施工
9.3 硐室施工
10 辅助工作
10.1 凿井井架及悬吊设施
10.2 立井临时提升及设备
10.3 水平巷道及倾斜井巷的运输和提升
10.4 通风
10.5 排水
10.6 压气
10.7 信号与通信
10.8 供电
10.9 井下照明
11 绿色施工
11.1 一般规定
11.2 井下热害的防治
11.3 井下粉尘的防治
11.4 井下噪声的防治
11.5 健康监护
附录A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分类
附录B 岩层稳定性分类
本标准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2 Terms
3 Construction preparation
3.1 General requirements
3.2 Pilot hole of shaft and prediction of geology in roadway
3.3 Technical principles for construction preparation
4 Sinking of the vertical shaft by conventional methods
4.1 General requirements
4.2 Construction for preliminary shaft
4.3 Construction in alluvium
4.4 Driving in bedrock
4.5 Permanent support
4.6 Construction of shaft when encountering special strata
5 Sinking of the vertical shaft by special methods
5.1 General requirements
5.2 Sinking by freezing method
5.3 Sinking by drilling method
5.4 Grouting in shaft
6 Deepening and restoration of the vertical shaft
6.1 General requirements
6.2 Protective measures
6.3 Deepening from top to bottom
6.4 Deepening from bottom to top
6.5 Restoration of the vertical shaft
7 Construction of inclined shaft and adits
7.1 General requirements
7.2 Construction in alluvium
7.3 Construction in bedrock
8 Construction of roadway
8.1 General requirements
8.2 Drivage in roadway
8.3 Support in roadway
8.4 Prospecting water and drainage
8.5 Project for track-laying
8.6 Safety structure and ancillary works
9 Construction of the blind shaft and chambers
9.1 General requirements
9.2 Construction of the blind shaft
9.3 Construction of chambers
10 Auxiliary works
10.1 Sinking headframe and suspending facilities
10.2 Temporary hoisting and equipments of the vertical shaft
10.3 Haulage and hoisting in drift and inclined drift
10.4 Ventilation
10.5 Drainage
10.6 Compressed air
10.7 Signal and communication
10.8 Power supply
10.9 Underground lighting
11 Green construction
11.1 General requirements
11.2 Control of underground heat
11.3 Control of underground dust
11.4 Control of underground noise
11.5 Health monitoring
Appendix A Classifications of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Appendix B Classifications of stratum stability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