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标准
建筑混凝土结构耐火设计技术规程 DBJ/T 15-81-2022 现行
Code for fire resistance 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s in buildings 收藏

发布日期:2022-06-22

实施日期:2023-02-01

主编部门:华南理工大学

主编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主要起草人:

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

标准书号:155074·905000

出版时间:2022-11-01

售价 43.50

本规程不涉及专利。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筑混凝土结构的耐火设计。

根据《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2019年广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复审)修订计划〉的通知》,规程编制组认真总结最新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建筑混凝土结构耐火设计技术规程》DBJ/T 15-81-2011进行了修订。

本规程不涉及专利。

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材料特性;5普通混凝土构件;6高强混凝土构件;7预应力混凝土构件;8型钢混凝土构件;9加固混凝土构件。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1)对原引用的部分标准的信息做了更新;(2)改进了型钢混凝土柱的耐火极限计算公式;(3)增加了内置箍筋的钢管混凝土柱的耐火设计规定;(4)增加了碳纤维网格加固混凝土板的耐火设计规定及施工要求。

本规程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邮编:510640)。

本规程主编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本规程参编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清华大学

同济大学

华侨大学

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

广州容柏生建筑结构设计事务所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连云港圣安达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吴 波 郑文忠 董毓利 韩林海

胡克旭 张海燕 洪声隆 宋天诣

臧建波 彭朝阳 周 定 刘琼祥

王 龙 刘 伟 李 威 刘永添

陈伟军 苏恒强 高卫平 徐玉野

张大山 侯晓萌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王 炯 徐其功 王玉镯 文 波

李向涛 林永安 马烨红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广东省标准《建筑混凝土结构耐火设计技术规程》的公告

粤建公告〔2022〕23号

经组织专家委员会审查,现批准《建筑混凝土结构耐火设计技术规程》为广东省地方标准,编号为DBJ/T 15-81-2022。本标准自2023年2月1日起实施。原广东省标准《建筑混凝土结构耐火设计技术规程》DBJ/T 15-81-2011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并于出版后在广东建设信息网(http://zfcxjst.gd.gov.cn)公开标准全文。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2年6月22日

目录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广东省标准《建筑混凝土结构耐火设计技术规程》的公告

前言

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基本规定

3.1 耐火要求

3.2 火灾升温曲线

3.3 构件温度场

3.4 作用效应组合

4 材料特性

4.1 普通钢筋

4.2 预应力钢筋

4.3 结构钢

4.4 普通混凝土

4.5 高强混凝土

4.6 防火隔热材料

5 普通混凝土构件

5.1 一般规定

5.2 梁

5.3 柱

5.4 板

5.5 墙

6 高强混凝土构件

6.1 一般规定

6.2 柱

6.3 墙

7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7.1 一般规定

7.2 梁

7.3 柱

7.4 板

7.5 屋架

8 型钢混凝土构件

8.1 梁

8.2 柱

9 加固混凝土构件

9.1 一般规定

9.2 梁

9.3 板

9.4 施工要求

附录A 室内火灾的空气温度

附录B 标准火灾升温条件下的构件截面温度场

附录C 简化计算方法

C.1 500℃等温线法

C.2 300℃和800℃等温线法

C.3 条带法

附录D 高级计算方法

附录E 系数取值

附录F 箍筋参数

附录G 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和板的防火涂料厚度

本规程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2 Terms and Symbols

2 Terms and Symbols

2.2 Symbols

3 Basic Provisions

3 Basic Provisions

3 Basic Provisions

3.3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Structural Members

3.4 Combination of Action Effects

4 Material Properties

4 Material Properties

4.2 Prestressing Tendons

4.3 Structural Steel

4.4 Normal-Strength Concrete

4.5 High-Strength Concrete

4.6 Fire Insulation Materials

5 Normal-Strength Concrete Members

5 Normal-Strength Concrete Members

5 Normal-Strength Concrete Members

5.3 Columns

5.4 Slabs

5.5 Walls

6 High-Strength Concrete Members

6 High-Strength Concrete Members

6.2 Columns

6.3 Walls

7 Prestressed Concrete Memebers

7 Prestressed Concrete Memebers

7 Prestressed Concrete Memebers

7.3 Columns

7.4 Slabs

7.5 Roof Trusses

8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Members

8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Members

8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Members

9 Strengthened Concrete Members

9 Strengthened Concrete Members

9 Strengthened Concrete Members

9 Strengthened Concrete Members

9.4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Appendix A Air Temperature in Compartment Fire

Appendix B Sectional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Structural Members Exposed to a Standard Fire

Appendix C Simplified Calculation Methods

Appendix C Simplified Calculation Methods

Appendix D Advanced Calculation Methods

Appendix E Values of Coefficients

Appendix F Parameters of Steel Stirrups

Appendix G Thickness of Fire Retardant Coating for Concrete Beams and Slabs Strengthened with Carbon Fiber Sheets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浏览足迹